低蛋白血症会有什么影响

低蛋白血症可能导致水肿、免疫力下降、伤口愈合延迟、营养不良及器官功能障碍等问题。低蛋白血症通常由蛋白质摄入不足、吸收障碍、合成减少或丢失过多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干预。
低蛋白血症患者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易从血管渗入组织间隙,引发眼睑、下肢等部位凹陷性水肿。长期蛋白缺乏会削弱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加细菌或病毒感染风险,表现为反复感冒、伤口化脓等。蛋白质作为组织修复原料,其不足会导致术后创面或皮肤溃疡愈合缓慢,甚至形成慢性创面。患者可能出现肌肉萎缩、体重减轻、头发干枯等营养不良体征,儿童则影响生长发育。严重时血浆蛋白低于20g/L可诱发胸腔积液、腹水,甚至因心脏前负荷不足导致循环衰竭。
建议定期监测血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轻度缺乏可通过增加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摄入纠正,每日蛋白质需求按1.2-1.5g/kg体重计算。合并肾病者需限制植物蛋白比例,肝病患者应补充支链氨基酸。中重度患者需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同时治疗原发病如控制肠道炎症、改善肝功能等。日常注意观察水肿变化,避免高盐饮食加重水钠潴留,活动时预防跌倒骨折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