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吃药不退烧怎么回事

发烧吃药不退烧可能与药物不对症、用药剂量不足、病原体耐药、合并其他疾病、机体反应异常等因素有关。发烧通常由感染、炎症、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用药、补充水分等方式缓解。
发烧可能是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如果使用的药物与病因不符,比如病毒感染时使用抗生素,可能无法有效退烧。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可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利巴韦林颗粒、阿昔洛韦片等药物。
药物剂量不足可能导致血药浓度达不到治疗水平,影响退烧效果。不同年龄、体重的患者对药物的需求量不同,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退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混悬液、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需根据个体情况使用,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长期或不规范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使药物效果降低。反复发烧不退需进行病原学检查,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耐药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万古霉素注射液、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粉针、替加环素粉针等特殊抗生素。
发烧不退可能提示存在其他基础疾病,如结核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肿瘤等。这些疾病可能干扰退烧药物的效果,需进一步检查确诊。结核病引起的发烧需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
部分患者因体质特殊或免疫系统异常,对退烧药物反应较差。老年人、婴幼儿、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此时需结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退热贴等,必要时就医进行静脉输液治疗。
发烧期间应注意多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适当补充水分,可饮用温开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持续高烧超过3天,或伴有意识改变、呼吸困难、皮疹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精神状态,避免高热惊厥发生。体温超过38.5℃时可间隔4-6小时重复使用退烧药,但24小时内不宜超过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