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急性胃肠炎注意事项

治疗急性胃肠炎需注意饮食调整、药物使用、症状监测、预防脱水及避免诱因。急性胃肠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多由病毒、细菌感染或饮食不当引起。
发病初期应以清淡流质饮食为主,如米汤、稀粥等,避免油腻、辛辣、生冷食物。症状缓解后可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面条、蒸蛋等。恢复期可适量摄入易消化的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避免高纤维蔬菜水果刺激胃肠。婴幼儿患者需家长严格遵循少量多次喂养原则。
需严格遵医嘱使用药物,细菌感染可选用诺氟沙星胶囊、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病毒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可使用口服补液盐散预防脱水,必要时服用消旋卡多曲颗粒调节肠道蠕动。禁止自行使用止泻药掩盖病情,儿童用药需家长核对剂型与剂量。
每日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及体温变化,观察是否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意识模糊等危重症状。呕吐剧烈者需注意防止误吸,腹泻严重时需警惕肛周皮肤破损。家长应监测患儿尿量及精神状态,发现异常立即就医。
每腹泻一次需补充100-200毫升口服补液盐溶液,婴幼儿按体重计算补液量。可自制糖盐水替代,配比为500毫升水加1.75克食盐和10克白糖。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加重腹泻,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需特别注意电解质平衡。
注意食品卫生,生熟食材分开处理,海鲜肉类充分加热。外出就餐选择卫生达标餐厅,旅行时避免饮用生水。冰箱食物存放不超过3天,隔夜饭菜彻底加热。集体生活人群需做好餐具消毒,接触腹泻患者后规范洗手。
恢复期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胃肠负担。可顺时针按摩腹部缓解胀气,使用暖水袋热敷减轻痉挛性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后仍需观察3-5天再恢复正常饮食,期间禁烟酒及咖啡因饮料。慢性胃肠疾病患者建议定期复查胃肠功能,季节交替时注意腹部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