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抗病毒药物有哪些

婴儿抗病毒药物主要有磷酸奥司他韦颗粒、阿昔洛韦颗粒、更昔洛韦注射液、利巴韦林颗粒、干扰素α2b喷雾剂等。婴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病毒感染后须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适用于1岁以上婴幼儿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该药通过抑制神经氨酸酶活性阻止病毒扩散,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呕吐、腹泻等胃肠反应。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避免与减毒活疫苗同时使用。
阿昔洛韦颗粒用于治疗婴幼儿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该药物通过干扰病毒DNA合成发挥作用,可能引起皮疹、血尿等不良反应。肾功能不全婴儿需调整剂量,用药期间应保证充足水分摄入。
更昔洛韦注射液适用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重症婴儿,需静脉给药。该药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测血常规。早产儿及低体重儿需谨慎使用,光敏反应患儿应避免日光直射。
利巴韦林颗粒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该药可能诱发溶血性贫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儿禁用。雾化吸入给药可降低全身副作用,治疗期间需监测血红蛋白变化。
干扰素α2b喷雾剂适用于婴幼儿病毒性咽峡炎局部治疗。该药通过增强宿主细胞抗病毒能力发挥作用,可能出现局部刺激症状。避免接触眼部黏膜,免疫功能低下患儿使用需评估风险收益比。
婴儿使用抗病毒药物期间,家长应记录服药时间与不良反应,维持适宜室温避免着凉。母乳喂养母亲需注意自身营养补充,配方奶喂养应选择易消化配方。保持婴儿皮肤清洁干燥,接触患儿前后需规范洗手。出现持续高热、拒食或精神萎靡等症状时须立即复诊,治疗结束后应定期随访评估生长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