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抑郁

判断是否患有抑郁症需结合核心症状和持续时间综合评估。主要有情绪持续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认知功能受损、躯体症状等表现。若上述症状持续超过2周并影响社会功能,建议尽早就诊心理科或精神科。
抑郁症患者会出现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整天闷闷不乐,即使遇到高兴的事情也难以产生愉悦感。典型特征是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常伴有绝望感和无价值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无法解释的哭泣或情感麻木。这种情绪状态与日常短暂的情绪波动有本质区别。
患者对既往热衷的活动丧失兴趣,包括工作、社交、爱好等各方面。严重时可能完全回避社交活动,甚至对基本生活需求都缺乏动力。这种兴趣缺失往往伴随快感缺失,即体验快乐的能力下降,医学上称为"愉悦不能"。
约80%患者会出现持续疲劳感,即使简单日常活动也感到费力。常见主诉为"像背着沉重包袱",可能伴随明显的行动迟缓或坐立不安。部分患者出现明显的注意力下降、决策困难等认知症状,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
抑郁症会影响多种认知功能,包括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注意力涣散等。患者常描述"脑子像生锈的机器",伴有过度自责或不合理的罪恶感。严重时可能出现疑病观念或轻生念头,这是需要立即干预的危险信号。
约70%患者以躯体不适为首发症状,常见失眠或嗜睡、食欲改变、体重波动、慢性疼痛等。消化系统症状如便秘、腹泻较多见,心血管系统可能出现心慌、胸闷。这些症状往往反复就诊多个科室却查不出器质性病因。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如每天30分钟快走或瑜伽等温和运动。饮食可增加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香蕉、牛奶,帮助改善情绪。避免孤立自己,可与信任的人保持适度社交。若自评量表显示中度以上抑郁倾向,或出现自杀念头,须立即寻求专业帮助。早期规范治疗可使70%以上患者获得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