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检测内侧半月板损伤

内侧半月板损伤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关节镜检查等方式诊断。内侧半月板损伤通常由运动损伤、退行性变、外伤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医生会进行麦氏试验、研磨试验等专项检查。麦氏试验时患者仰卧位,医生一手握住足跟,另一手固定膝关节,屈曲旋转小腿出现弹响或疼痛提示半月板损伤。研磨试验通过压迫旋转膝关节诱发疼痛判断损伤位置。体格检查简便快速,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X线片可排除骨折等骨性病变,但对半月板直接显示有限。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半月板撕裂的位置、形态和程度,是首选无创检查方法。超声检查具有无辐射、实时动态优势,但对操作者经验要求较高。CT关节造影可辅助评估复杂病例。
关节镜既是诊断金标准也是治疗手段,通过微创切口置入镜头直接观察半月板损伤情况。可同时进行半月板修复、部分切除等操作。适用于临床高度怀疑但影像学不明确的病例,或准备同期手术治疗的患者。
关节间隙压痛、过伸过屈痛、关节交锁是典型体征。关节积液征提示可能伴有滑膜炎。股四头肌萎缩表明慢性损伤可能。步态分析可发现患肢避痛性跛行。这些体征结合病史能提高诊断准确性。
采用Lysholm评分、IKDC评分等标准化量表量化膝关节功能。评估内容包括疼痛、肿胀、上下楼梯、下蹲等日常活动能力。有助于客观评价损伤程度和治疗效果,适用于随访复查。
疑似内侧半月板损伤应尽早就诊,避免剧烈运动和膝关节过度负重。康复期可进行直腿抬高、踝泵等低强度训练维持肌肉力量,使用护膝提供稳定性。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补充蛋白质和钙质促进组织修复。若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交锁症状,需考虑关节镜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