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虫咬了红肿发硬是怎么回事

被虫咬了红肿发硬可能是虫咬性皮炎的表现,通常由昆虫叮咬后的局部过敏反应或感染引起。可能的原因主要有蚊虫叮咬、螨虫接触、蜂类蜇伤、蜱虫附着、细菌感染等。
蚊虫唾液中的蛋白质可能引发机体过敏反应,导致叮咬部位出现红色丘疹或硬结,伴随瘙痒。可局部冷敷减轻肿胀,避免抓挠。若瘙痒严重,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或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
尘螨或恙螨叮咬可能导致皮肤出现直径数毫米的硬质丘疹,中央可见针尖大小咬痕。常伴有剧烈瘙痒,夜间加重。需及时清洗床品并用高温消杀,皮损处可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凝胶或口服西替利嗪滴剂。
蜜蜂或马蜂蜇伤后毒液注入皮肤,局部迅速出现明显红肿硬结,中央可见毒刺残留。需用卡片刮除毒刺而非钳取,避免挤压毒囊。可遵医嘱外用复方倍氯米松樟脑乳膏,口服泼尼松片或注射肾上腺素注射液应对严重过敏反应。
蜱虫叮咬后口器嵌入皮肤形成硬结,可能传播莱姆病等病原体。发现蜱虫附着时应用镊子垂直拔出,禁用火烧或酒精刺激。伤口消毒后观察1个月是否出现游走性红斑,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多西环素胶囊或头孢呋辛酯片预防感染。
抓破虫咬伤口可能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表现为红肿区域扩大、皮温升高并有脓性分泌物。需就医进行创面处理,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左氧氟沙星片或头孢克洛干混悬剂进行抗感染治疗。
被虫咬后应避免搔抓患处,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外出时可穿长袖衣物,使用避蚊胺成分驱虫剂。居家定期消杀角落,更换床单时注意抖动除尘。若红肿持续超过3天不消退、出现发热或淋巴肿大等症状,须及时至皮肤科就诊。过敏体质人群被蜂类或蜱虫叮咬后,建议立即就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