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肺栓塞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和一般治疗。肺栓塞通常由深静脉血栓形成、长期卧床、手术创伤、恶性肿瘤、凝血功能异常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晕厥等症状。
抗凝治疗是肺栓塞的基础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抑制凝血过程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大。常用药物包括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抗凝治疗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抗凝治疗适用于大多数肺栓塞患者,尤其是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
溶栓治疗适用于高危肺栓塞患者,通过溶解已形成的血栓快速恢复肺动脉血流。常用药物有注射用阿替普酶、注射用尿激酶等。溶栓治疗起效快但出血风险较高,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溶栓治疗通常用于出现休克或低血压的高危肺栓塞患者,需要在重症监护条件下进行。
介入治疗包括导管碎栓、血栓抽吸和肺动脉支架植入等方法。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中高危肺栓塞患者。介入治疗可以直接清除肺动脉内的血栓,改善肺循环。介入治疗需要由经验丰富的介入科医师操作,术后仍需配合抗凝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指肺动脉血栓切除术,适用于溶栓治疗失败或有溶栓禁忌的高危患者。手术可以直接清除肺动脉内的血栓,但创伤较大。手术治疗需要开胸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术后并发症风险较高。手术治疗仅适用于极少数病情危重且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患者。
一般治疗包括氧疗、卧床休息、补液支持等措施。氧疗可以改善低氧血症,卧床休息有助于减少血栓脱落风险。一般治疗是所有肺栓塞患者的基础护理措施,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治疗方案。一般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肺栓塞患者治疗后需要长期随访,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和影像学检查。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久坐不动,适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控制高脂肪食物摄入。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擅自调整药物剂量。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