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需注意哪些事情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需注意禁食、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就医等事项。上消化道出血可能与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呕血、黑便、头晕等症状。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在急性期需严格禁食,避免食物刺激出血部位加重病情。待出血停止后,可遵医嘱逐步从流质饮食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再恢复到正常饮食。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油腻、坚硬等刺激性食物。
病人需保持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头低足高位,以减少血液流向消化道。避免不必要的活动,防止因体位改变导致血压波动而加重出血。卧床期间需注意预防压疮,可定时翻身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出血停止后仍需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腹压增高诱发再次出血。恢复期可进行适度活动如散步,但应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增加运动量。运动时需注意观察有无头晕、心悸等不适症状。
需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有无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休克表现。记录呕吐物和粪便的性状、颜色及量,及时发现出血量增加的情况。若出现意识模糊、血压下降等表现需立即就医。
一旦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并止血。治疗期间需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凝血酶冻干粉、云南白药胶囊等药物。若出血量大或保守治疗无效,可能需进行内镜下止血或手术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恢复期应建立规律饮食习惯,少食多餐,避免过饥过饱。戒烟限酒,减少对胃肠黏膜的刺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诱发再次出血。定期复查胃镜,监测病情变化。家属需学习急救知识,掌握出血时的应急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