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的常见症状是什么

急性肠炎的常见症状主要有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脱水等。急性肠炎通常由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或食物中毒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食欲减退、全身乏力等症状。
腹泻是急性肠炎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明显增多,粪便呈稀水样或含有未消化食物。病毒性肠炎腹泻多为黄色水样便,细菌性感染可能伴随黏液或血丝。腹泻可能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可帮助缓解症状。
腹痛多位于脐周或下腹部,呈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隐痛,排便后可能暂时缓解。肠痉挛时疼痛较剧烈,可能伴随肠鸣音亢进。细菌性肠炎腹痛更明显,需与阑尾炎等急腹症鉴别。颠茄片、匹维溴铵片、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等药物可用于对症处理,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胃肠黏膜受刺激时会出现反射性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吐出胆汁。儿童患者呕吐症状往往比成人更显著。频繁呕吐可能导致代谢性碱中毒,需暂时禁食并静脉补液。甲氧氯普胺片、多潘立酮片、盐酸昂丹司琼片等止吐药物需遵医嘱使用。
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肠炎常伴发热,体温多在38-39℃之间。沙门氏菌感染可能出现高热寒战,轮状病毒肠炎发热相对较轻。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混悬液、小儿退热栓等退热药物可用于体温超过38.5℃时,同时需配合物理降温。
频繁腹泻呕吐会导致不同程度脱水,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等。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纠正,中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儿童和老年人脱水进展更快,家长需密切观察患者精神状态和尿量变化。口服补液盐Ⅲ、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等可帮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急性肠炎患者应注意休息,发病初期可短暂禁食4-6小时,随后逐步过渡到清淡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避免食用高糖、高脂及乳制品,症状缓解后2-3天内仍要保持饮食清淡。注意手卫生和食物清洁,生熟食分开处理。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或婴幼儿、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患病,应及时就医进行大便常规和血常规检查,必要时接受抗生素或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