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要怎么治

接触性皮炎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冷敷缓解瘙痒、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口服抗组胺药物、光疗等方式治疗。接触性皮炎通常由皮肤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引起,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等症状。
接触性皮炎患者应尽快远离可疑过敏原或刺激物,如镍金属饰品、染发剂、清洁剂等。日常需穿戴防护手套,避免反复摩擦患处。过敏原检测可帮助明确致敏物质,减少复发概率。
用4-6层纱布浸透冷水后敷于患处,每次10-15分钟,每日重复进行3-4次。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红肿,降低神经末梢敏感度。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中弱效激素药膏可抑制局部炎症反应。急性期薄涂患处每日1-2次,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面部及皮肤皱褶处宜选用弱效制剂。
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第二代抗组胺药能阻断组胺受体,缓解瘙痒和红肿症状。通常每晚服用1次,嗜睡副作用较轻。严重泛发者可短期联用第一代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片。
对于慢性顽固性病例,采用311nm窄谱UVB照射可调节局部免疫反应。初始剂量根据最小红斑量设定,每周治疗2-3次,需持续8-12周。治疗期间须佩戴专业护目镜保护眼睛。
接触性皮炎患者宜穿着纯棉宽松衣物,避免热水烫洗和搔抓。发作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合并感染时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菌药物。长期反复发作者建议完善斑贴试验明确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