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小儿感冒疾病

预防小儿感冒需从增强免疫力、减少病原体接触、调整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综合干预。主要有保持手部卫生、合理膳食补充营养、适度户外活动、避免接触感染者、按时接种疫苗等措施。
儿童日常接触物品后需用流动清水和肥皂洗手,尤其在进食前、如厕后及外出回家时。家长需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清洁儿童常接触的玩具、门把手等物品表面。避免儿童用未清洁的手揉眼睛、抠鼻子等行为,可降低病毒通过黏膜入侵的概率。
保证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搭配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6月龄以上婴幼儿可适当添加富含锌的辅食如瘦肉泥,学龄前儿童每周摄入3-4次深色蔬菜。避免长期单一饮食或过量食用甜食冷饮,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有助于提升呼吸道防御能力。
每日进行1-2小时户外日光浴,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选择空气流通的公园等场所,进行跳绳、拍球等中等强度运动。冬季户外活动时注意颈部、手脚保暖,运动后及时更换汗湿衣物。规律锻炼可改善心肺功能及白细胞的吞噬活性。
流感季尽量减少带儿童前往密闭公共场所,必要时佩戴儿童医用口罩。家庭成员出现发热咳嗽症状时需立即隔离,患儿餐具毛巾应单独使用并煮沸消毒。幼儿园出现聚集性病例时,家长可考虑暂时居家看护,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按国家免疫规划完成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接种,疫苗抗体保护期通常为6-12个月。过敏体质儿童接种前需告知医生既往过敏史,接种后留观30分钟。流行季前2-4周完成疫苗接种能使抗体水平在高峰期达到最佳状态。
保持居室每日通风2-3次,冬季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在50%-60%。睡眠时间婴幼儿保证12-14小时,学龄前儿童10-12小时。衣物选择吸汗透气的纯棉材质,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发现儿童出现精神萎靡、持续高热等表现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