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酒精性心脏病

酒精性心脏病是指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心肌结构和功能损害,属于继发性心肌病的一种类型。酒精性心脏病主要表现为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症状,可能与长期酒精摄入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营养代谢紊乱、氧化应激损伤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酒精性心脏病通常与长期大量饮酒有关,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可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气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表现。部分患者伴有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或室性早搏。心脏超声检查可发现左心室扩大、射血分数降低等异常。戒酒是治疗的基础措施,同时需限制钠盐摄入并控制液体量。
少数患者可能在短期大量饮酒后出现急性酒精性心肌病,表现为突发胸闷、心悸、血压下降等急性心力衰竭症状。这种情况多见于长期酗酒者一次性摄入过量酒精后,心肌细胞出现广泛水肿和坏死。血液检查可见心肌酶谱升高,心电图显示广泛导联改变。这类患者需立即住院治疗,给予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稳定。
长期酒精性心脏病患者应严格戒酒并定期复查心脏功能,日常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改善代谢,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辅酶Q10等营养心肌药物。若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或下肢水肿等情况需及时就诊,晚期患者可能需要考虑心脏移植等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