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不高为什么就确诊肝癌了

甲胎蛋白不高也可能确诊肝癌,肝癌的诊断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等综合判断。甲胎蛋白虽是肝癌的常用肿瘤标志物,但存在假阴性可能,部分肝癌患者该指标可能正常。
甲胎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阳性率约为60%-70%,仍有相当比例患者表现为阴性或轻度升高。这类情况多见于肝内胆管细胞癌、混合型肝癌等特殊病理类型,或肿瘤体积较小、分化程度较高的肝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可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增强扫描呈现快进快出等典型肝癌特征。病理活检通过组织学检查能明确诊断,是确诊的金标准。
部分慢性肝病患者长期存在甲胎蛋白轻度升高,可能干扰肝癌筛查的准确性。肝硬化结节恶变早期、多灶性肝癌等特殊情况下,甲胎蛋白也可能未达诊断标准。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时,肿瘤生物学行为改变可能导致标志物分泌异常。某些药物如抗病毒治疗会影响甲胎蛋白水平,造成假阴性结果。
建议高危人群每6个月进行肝脏超声联合甲胎蛋白检测,发现异常需进一步做增强CT或MRI。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酗酒和食用霉变食物,慢性肝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确诊肝癌后应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介入治疗或靶向药物等综合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