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是什么病的病因

风湿性心脏病是由风湿热反复发作引起的心脏瓣膜损害,主要病因包括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自身免疫反应异常、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及既往风湿热病史。风湿热反复发作可导致心脏瓣膜增厚、粘连或钙化,进而引发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病变。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风湿热的始发因素,其M蛋白与人体心肌细胞存在交叉抗原性。当机体产生抗体清除细菌时,可能错误攻击自身心脏组织。预防措施包括及时治疗链球菌性咽炎,可遵医嘱使用青霉素V钾片、阿莫西林胶囊或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
部分患者免疫系统过度激活,产生抗心肌抗体和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心脏瓣膜导致慢性炎症。此类患者可能伴随关节肿痛、皮下结节等症状。治疗需联合免疫调节,如泼尼松片、甲氨蝶呤片或硫酸羟氯喹片等药物。
HLA-DR7等基因型人群对链球菌抗原的免疫应答更强烈,患病概率显著增高。有家族史者需定期进行心脏超声筛查,早期发现瓣膜病变可采取预防性抗风湿治疗。
潮湿寒冷环境易诱发链球菌感染,居住条件拥挤、营养不良等因素会促进疾病进展。高发地区应改善居住卫生,寒冷季节注意保暖,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增强抵抗力。
未经规范治疗的风湿热患者中,约半数会发展为慢性心脏瓣膜病。每次发作都会加重瓣膜损伤,表现为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确诊后需长期使用苄星青霉素注射液预防复发,严重瓣膜病变需考虑瓣膜成形术或置换术。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加重心脏负荷。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监测体重变化预防心力衰竭。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出现咽痛、发热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瓣膜功能,妊娠期患者需由心内科与产科联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