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外科看什么病

心血管外科主要诊治心脏、大血管及周围血管的器质性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冠心病、主动脉夹层、外周动脉闭塞等。常见疾病主要有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胸主动脉瘤、下肢静脉曲张、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等。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多由链球菌感染引发免疫反应导致瓣膜损伤,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最常受累。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轻中度病变可遵医嘱使用地高辛片、呋塞米片等药物控制,重度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需行瓣膜成形术或人工瓣膜置换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因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导致心肌缺血,典型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稳定型心绞痛可服用硝酸甘油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急性心肌梗死需紧急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支架植入术。长期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是该病主要危险因素。
胸主动脉瘤指主动脉局部异常扩张,常见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瘤体增大可能引发背部撕裂样疼痛,破裂时出现休克。直径超过5厘米的动脉瘤需行人工血管置换术,马方综合征患者需定期进行CT血管造影监测。
下肢静脉曲张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血液淤滞,表现为小腿蚯蚓状迂曲扩张的静脉团。早期可通过穿戴医用弹力袜缓解,严重者可选择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或激光闭合术。久站、妊娠、肥胖是该病诱发因素。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是胚胎期心脏间隔发育异常形成的孔洞,患儿易出现喂养困难、多汗、发育迟缓。小型缺损可能自行闭合,中型缺损需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大型缺损需在婴幼儿期进行外科修补手术。部分患者可能合并肺动脉高压。
心血管外科疾病多需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冠脉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术后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循序渐进进行康复训练,严格遵医嘱服用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及心脏彩超,出现胸闷气促、伤口渗液等异常情况需及时返院就诊。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避免剧烈运动有助于预防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