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能检查出哪些疾病来

肠镜能检查出结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结直肠癌、肠结核等疾病。肠镜是一种通过内窥镜观察肠道黏膜病变的检查方法,可直接发现肠道炎症、溃疡、肿瘤等病变。
结直肠息肉是肠镜检查中最常见的病变之一,主要表现为肠道黏膜隆起性病变。结直肠息肉可能与遗传因素、长期高脂饮食、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表现。肠镜检查可直接观察息肉大小、形态及位置,必要时可进行活检或内镜下切除。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调节肠道功能,较大息肉需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肠镜下可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改变。该病可能与免疫异常、肠道菌群失调、遗传易感性等因素有关,典型症状包括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肠镜检查可评估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确诊需结合病理活检。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泼尼松片等药物控制炎症,严重者需考虑生物制剂治疗。
克罗恩病是一种可累及全消化道的慢性肉芽肿性炎症,肠镜下可见节段性分布的纵行溃疡、鹅卵石样改变。该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有关,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体重下降等。肠镜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变部位和特点,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甲氨蝶呤片、英夫利西单抗注射液等药物控制病情进展。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肠镜下可见菜花样肿物、溃疡型肿块或肠腔狭窄等表现。结直肠癌可能与腺瘤性息肉恶变、长期炎症刺激、遗传因素等有关,早期常无症状,进展期可出现便血、肠梗阻、消瘦等表现。肠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肿瘤形态并取活检确诊,是结直肠癌筛查和诊断的重要手段。早期患者可行内镜下切除,中晚期需结合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
肠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肠道疾病,肠镜下可见环形溃疡、假息肉形成等特征性改变。肠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低热、盗汗等。肠镜检查有助于发现典型病变并取活检进行病原学检查,确诊需结合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治疗需遵医嘱规范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疗程通常需要6-9个月。
肠镜检查前需按医嘱进行肠道准备,检查后应注意观察有无腹痛、便血等异常情况。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40岁以上人群或有肠道肿瘤家族史者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若检查后发现异常病变,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和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