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开刀和不开刀的区别

肝癌治疗选择开刀或不开刀需根据肿瘤分期、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决定。开刀主要指根治性肝切除术,适用于早期局限性肿瘤;不开刀包括射频消融、介入栓塞等局部治疗及靶向药物等全身治疗,适合中晚期或无法耐受手术者。
开刀治疗的核心优势在于彻底切除病灶,五年生存率显著提高,尤其对单发肿瘤且肝功能良好者效果更佳。手术需评估剩余肝脏体积,术后可能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需严格监测肝功能。部分患者术后需联合介入治疗预防复发。不开刀治疗中射频消融通过高温灭活肿瘤,创伤小但存在病灶残留风险;介入栓塞通过阻断肿瘤血供使其坏死,需多次治疗且可能引发发热、腹痛等栓塞后综合征。靶向药物可抑制肿瘤生长但存在耐药性,常见副作用包括手足综合征、高血压等。
选择开刀需满足肿瘤局限于单叶、无血管侵犯、剩余肝体积超过40%等条件,术后需每3个月复查增强CT。不开刀方案更适合多发肿瘤、门静脉癌栓或心肺功能差者,治疗期间需每月评估疗效。两种方式均可配合免疫治疗,但需警惕免疫相关性肝炎。营养支持对两类患者均至关重要,建议高蛋白饮食配合支链氨基酸制剂。
肝癌治疗方案需经多学科团队讨论制定,无论选择何种方式均应定期监测甲胎蛋白和影像学变化。术后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介入治疗者需警惕肝脓肿风险。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或黄疸加重应及时就诊,晚期患者可考虑参加临床试验获取新型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