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散性肿瘤是什么意思

播散性肿瘤是指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通过血液、淋巴系统或直接扩散至身体其他器官或组织形成的继发性肿瘤,属于癌症晚期表现。
播散性肿瘤的发生通常与原发肿瘤的侵袭性生长有关。当恶性肿瘤突破基底膜后,部分细胞可能脱落进入血管或淋巴管,随循环系统迁移至远处器官定植。常见转移途径包括血行转移至肺、肝、骨、脑等血供丰富的器官,或经淋巴系统转移至区域淋巴结。肿瘤细胞可能通过分泌特定酶类破坏周围组织屏障,同时逃避免疫监视系统识别。这种扩散往往伴随原发肿瘤体积增大、局部浸润深度增加等特征。
部分特殊类型肿瘤具有特定转移倾向,例如乳腺癌易转移至骨和脑,结直肠癌多转移至肝脏。某些情况下,播散性肿瘤可能先于原发灶被发现,此时需通过免疫组化标记追溯起源。肿瘤细胞在转移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导致转移灶与原发灶的生物学行为差异。这种异质性可能影响治疗效果,需通过多学科诊疗制定个体化方案。
建议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活动以维持身体机能。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必要时可采用少食多餐方式缓解治疗副作用。定期复查影像学与肿瘤标志物,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