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堵塞有什么危害和后果

血栓堵塞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血栓堵塞的危害主要有肢体肿胀疼痛、肺栓塞、心肌梗死、脑卒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
当血栓堵塞四肢静脉时,会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引发患肢持续性肿胀、疼痛和皮肤温度升高。这种情况多见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伴随皮肤颜色改变和静脉曲张。早期发现可通过抗凝治疗改善,若延误治疗可能发展为血栓后综合征。
静脉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肺动脉会引起肺栓塞,表现为突发胸痛、呼吸困难和咯血。大面积肺栓塞可导致右心衰竭和猝死。肺栓塞需要紧急溶栓治疗或取栓手术,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尿激酶、阿替普酶注射液等。
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会阻断心肌供血,引发剧烈胸痛、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休克。心肌细胞在持续缺血30分钟后开始坏死,6小时内进行介入治疗可挽救濒死心肌。临床常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替格瑞洛片等抗血小板药物。
脑动脉血栓形成会导致相应脑区缺血坏死,出现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神经功能缺损。发病4.5小时内可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常用注射用阿替普酶。错过时间窗的患者可能遗留永久性残疾。
长期卧床或静脉损伤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除局部症状外还可能引发致死性肺栓塞。预防措施包括早期活动、加压弹力袜和抗凝治疗,常用药物有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利伐沙班片等。
预防血栓形成需保持规律运动,避免久坐久站,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高风险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凝药物,出现单侧肢体肿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术后患者应遵医嘱早期下床活动,饮食上多摄入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限制高脂高盐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