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流行性感冒怎么诊断

儿童流行性感冒可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实验室检测、影像学检查、流行病学史调查、病原学检测等方式诊断。儿童流行性感冒通常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儿童流行性感冒的典型症状包括突然发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伴有寒战、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呼吸道症状如干咳、咽痛、鼻塞流涕较为常见,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婴幼儿症状可能不典型,仅表现为嗜睡、拒奶或呼吸急促。症状持续时间通常为3-7天,咳嗽和乏力可能持续更长时间。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症状变化,特别是高热不退或出现呼吸困难时。
血常规检查可显示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增高。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检测有助于鉴别细菌感染。流感抗原检测采用鼻咽拭子标本,可在15-30分钟内快速获得结果,但敏感性有限。核酸检测如RT-PCR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是确诊流感的标准方法。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变化进行回顾性诊断。
胸部X线检查适用于出现下呼吸道症状的患儿,可发现支气管炎或肺炎改变。典型表现为肺纹理增粗,少数可见斑片状阴影。CT检查仅在怀疑严重并发症如重症肺炎时考虑使用。影像学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单纯流感通常无异常发现。家长需配合医生完成必要检查,避免因担心辐射而拒绝必要检查。
发病前1-7天内有流感患者接触史,或处于流感流行季节,可增加诊断概率。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出现聚集性发热病例时需高度警惕。近期有禽类或生猪接触史需注意人畜共患流感可能。冬季和早春为流感高发季节,南方地区可能出现夏季小高峰。家长需如实告知医生儿童接触史和旅行史,有助于准确诊断。
病毒分离培养是诊断流感的金标准,但耗时较长,通常需要3-7天。快速流感诊断试验可在门诊开展,但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基因测序可用于流感病毒分型和变异监测,对公共卫生防控具有重要价值。多重PCR检测可同时筛查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对于重症或免疫缺陷患儿,建议进行全面的病原学检测以指导治疗。
儿童流行性感冒确诊后应居家隔离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饮温水,进食易消化食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复诊。流感季节前建议接种流感疫苗,日常注意手卫生和呼吸道礼仪,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