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方法有哪些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方法主要有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外固定支架固定术等。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骨折类型、移位程度及患儿个体情况综合评估选择。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的稳定性骨折。通过X线透视引导,手法复位后经皮肤穿刺置入克氏针交叉固定骨折端。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但需严格评估骨折稳定性,术后可能需石膏辅助固定。克氏针通常于术后4-6周拔除,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适用于严重移位、粉碎性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复杂病例。通过肘后侧或外侧切口显露骨折端,直视下解剖复位后采用钢板螺钉或弹性髓内钉固定。术中需注意保护尺神经,必要时进行神经探查。该术式能实现精确复位,但手术创伤较大,可能影响骨骺生长。
适用于开放性骨折或严重软组织损伤病例。在骨折远近端经皮植入固定针,连接外固定架维持复位。该方法便于伤口处理,可早期活动邻近关节,但存在针道感染风险,需定期消毒护理。外固定架通常维持6-8周,待骨折初步愈合后拆除。
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及神经功能,早期开展康复训练预防关节僵硬。定期复查X线评估骨折愈合进度,避免过度负重活动。饮食应保证充足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促进骨骼修复。若出现持续疼痛、肿胀或活动障碍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