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检查方法有哪些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检查方法主要有眼底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视力检查、眼压测量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早期发现和干预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眼底检查是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基础方法,通过直接或间接检眼镜观察视网膜血管、出血、渗出等病变特征。散瞳后检查可提高视网膜周边部的可视范围,有助于发现早期微动脉瘤和点状出血。检查无创且操作简便,适合作为常规筛查手段。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能高分辨率显示视网膜各层结构,可定量测量视网膜厚度,对黄斑水肿的敏感性较高。该检查无需注射造影剂,能清晰识别视网膜内液体积聚、神经上皮层脱离等病理改变,为临床分期提供客观依据。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通过静脉注射荧光素钠显示视网膜血流动态,可发现检眼镜下不可见的无灌注区、微血管异常和新生血管。检查能准确评估视网膜缺血范围和血管渗漏程度,但对造影剂过敏者需慎用。
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可评估视功能受损程度,但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能不影响中心视力。定期监测视力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进展,当出现视物模糊、变形等症状时,提示可能已发生黄斑水肿或玻璃体出血。
非接触式眼压计或Goldmann眼压计测量可筛查继发性青光眼风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晚期可能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表现为眼压升高伴剧烈眼痛,需结合前房角镜检查评估房角状态。
糖尿病患者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眼科检查,血糖控制不佳或已出现视网膜病变者需缩短复查间隔。日常需严格监测血糖血压,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饮食注意低脂低盐并保证维生素A、叶黄素等视网膜营养素的摄入。出现突然视力下降、飞蚊症加重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