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问题会引发哪些疾病

牙齿问题可能引发龋齿、牙周炎、根尖周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牙齿问题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影响多个系统功能。
龋齿是牙齿硬组织被细菌侵蚀形成的病变,主要由口腔内变形链球菌等产酸菌引起。这些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产生酸性物质,导致牙釉质脱矿形成龋洞。龋齿初期表现为牙齿表面白垩色斑块,进展后出现黑色龋洞,伴随冷热刺激敏感。未经治疗的龋齿可能发展为牙髓炎,引起剧烈疼痛。治疗方式包括去除腐质后充填修复,常用材料有复合树脂、玻璃离子水门汀等。
牙周炎是累及牙龈、牙槽骨等牙齿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与牙菌斑中特定厌氧菌感染有关。临床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移位。牙周炎可能通过炎症介质影响全身,与动脉粥样硬化、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相关。基础治疗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等机械清创,严重者需牙周手术治疗。日常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有助于控制菌斑。
根尖周炎是牙髓感染扩散至根尖周围组织引起的炎症,多由未经治疗的深龋或牙外伤导致。急性期表现为患牙叩痛明显,可能伴发面部肿胀;慢性期常形成根尖肉芽肿或囊肿。根尖周炎可能成为全身感染的病灶,细菌通过血行播散可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疾病。治疗需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严重者需配合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控制感染。
牙周致病菌可能通过血液循环侵入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这些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和炎症因子可激活全身炎症反应,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风险。研究表明牙周炎患者冠心病发病率显著升高。控制牙周炎症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建议定期进行牙周检查与维护治疗。
牙周炎与糖尿病存在双向关系,牙周炎产生的炎症因子会加重胰岛素抵抗,而高血糖环境又促进牙周组织破坏。严重牙周炎可使血糖控制难度增加,糖尿病患者牙周治疗疗效也较差。控制牙周感染有助于改善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专业牙周维护,日常使用牙线辅助清洁牙间隙。
保持口腔健康需每日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清洁,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牙与口腔检查。出现牙龈出血、牙齿敏感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孕妇、糖尿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需加强口腔护理。均衡饮食控制糖分摄入,避免吸烟等不良习惯,这些措施都有助于预防牙齿问题及其引发的全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