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痔疮要警惕四种病

血栓性痔疮需警惕肛周脓肿、肛裂、直肠脱垂和直肠息肉四种疾病。血栓性痔疮本身是痔静脉丛血栓形成导致的急性病变,若处理不当可能继发感染或诱发其他肛肠疾病。
血栓性痔疮破损后可能引发细菌感染,导致肛周软组织化脓形成脓肿。患者会出现肛周红肿热痛、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肛瘘。需及时使用头孢克肟颗粒、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时行脓肿切开引流术。
血栓性痔疮导致的排便疼痛可能使患者刻意抑制便意,粪便干结后易撕裂肛管皮肤形成肛裂。表现为排便时刀割样疼痛和便后滴血。可使用硝酸甘油软膏缓解括约肌痉挛,配合高锰酸钾坐浴促进裂口愈合。
长期用力排便可能加重盆底肌松弛,在血栓性痔疮基础上并发直肠黏膜或全层脱出。轻症可用补中益气丸调节,严重者需行直肠悬吊固定术。日常需避免久蹲久坐,练习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
血栓性痔疮与直肠息肉存在共同诱因如长期便秘刺激。息肉可能引起便血、里急后重感,需通过肠镜确诊并切除。病理检查可明确性质,术后定期复查防止复发。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排便通畅。
血栓性痔疮患者应保持肛周清洁,每日温水坐浴1-2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多摄入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活动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出现持续疼痛、发热或大量出血时须立即就医。注意观察排便习惯改变,40岁以上患者建议定期进行肛门指检和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