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小动脉血栓栓塞可引起哪些后果

肺小动脉血栓栓塞可能引起肺梗死、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呼吸衰竭、猝死等后果。肺小动脉血栓栓塞是指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部血液循环障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肺小动脉血栓栓塞可能导致肺组织缺血坏死,形成肺梗死。肺梗死通常表现为突发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胸痛常为胸膜性疼痛,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咯血多为鲜红色,量较少。呼吸困难程度与栓塞范围有关。肺梗死需及时治疗,否则可能继发感染或肺纤维化。治疗包括抗凝、溶栓、吸氧等,常用药物有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注射用阿替普酶等。
反复发生的肺小动脉血栓栓塞可导致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血栓机化后阻塞肺动脉,增加肺血管阻力,右心室负荷加重。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胸痛、晕厥等症状。长期肺动脉高压可导致右心室肥厚和扩张。治疗包括长期抗凝、靶向药物、必要时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常用药物有华法林钠片、利奥西呱片、安立生坦片等。
严重肺小动脉血栓栓塞可导致急性右心衰竭。大量血栓阻塞肺动脉,右心室后负荷急剧增加,右心室扩张,收缩功能下降。患者表现为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等体循环淤血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低血压、休克。治疗需积极抗凝、溶栓,必要时行导管取栓或外科取栓。常用药物有注射用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等。
大面积肺小动脉血栓栓塞可导致呼吸衰竭。血栓阻塞肺动脉,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泡死腔增加,氧合障碍。患者表现为严重呼吸困难、发绀、低氧血症,甚至意识障碍。动脉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和呼吸性碱中毒。治疗需立即给予氧疗,严重者需机械通气,同时积极抗凝或溶栓治疗。常用药物有注射用阿替普酶、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等。
肺小动脉血栓栓塞最严重的后果是猝死。当血栓阻塞肺动脉主干或主要分支时,可导致急性右心衰竭、心源性休克,患者在短时间内死亡。猝死常发生于栓塞后1-2小时内。高危因素包括高龄、恶性肿瘤、长期卧床、既往静脉血栓栓塞病史等。预防猝死的关键是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给予预防性抗凝治疗。常用预防药物有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利伐沙班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
肺小动脉血栓栓塞患者需长期随访,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心脏超声等。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久坐久卧,长途旅行时穿着弹力袜,适量活动下肢促进血液循环。饮食宜清淡,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遵医嘱规律服用抗凝药物,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有静脉血栓栓塞病史者需告知医生,手术前需评估抗凝方案。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