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静脉瘘症状有哪些危害

冠状动静脉瘘的症状危害主要包括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栓栓塞和感染性心内膜炎。冠状动静脉瘘是指冠状动脉与心腔或静脉系统之间的异常通道,可能导致心脏血流动力学紊乱。
冠状动静脉瘘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长期异常分流可能引起心脏扩大和心肌收缩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心力衰竭是冠状动静脉瘘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需要及时干预。
由于血液通过瘘管分流,远端冠状动脉供血区域可能出现心肌缺血。患者可表现为心绞痛、胸闷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程度与瘘管大小和分流血量直接相关。
冠状动静脉瘘可能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房颤等。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肌缺血、心脏扩大等因素有关。严重心律失常可能导致晕厥甚至猝死,需要密切监测心电图变化。
异常血流在瘘管处形成湍流,增加血栓形成风险。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脑栓塞、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抗凝治疗可降低血栓风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血流异常增加心内膜损伤风险,为细菌定植创造条件。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心脏听诊可闻及新出现的心脏杂音。感染性心内膜炎需要长期抗生素治疗,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冠状动静脉瘘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监测心功能变化。日常生活中需避免剧烈运动,控制血压和血脂水平。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饮食上应保持低盐低脂,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戒烟限酒有助于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