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骨撕脱性骨折什么意思呀

关键词: #骨折
关键词: #骨折
踝骨撕脱性骨折是指踝关节周围韧带或关节囊在受到外力牵拉时,将附着部位的骨块撕脱的一种骨折类型,属于关节周围骨折的常见形式。
踝骨撕脱性骨折多由运动损伤或意外扭伤导致。当踝关节遭受过度内翻、外翻或旋转暴力时,韧带对骨骼的牵拉力超过骨质的抗拉强度,造成韧带附着点的骨皮质连带小骨片撕脱。常见于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伴随腓骨远端撕脱骨折。
患者会出现踝关节局部肿胀、压痛和皮下淤血,负重时疼痛加剧。撕脱骨块较大时可触及异常骨性突起,关节稳定性测试可能显示韧带松弛。X线检查可见撕脱骨片,MRI能明确韧带损伤程度。
根据损伤部位可分为内踝撕脱骨折和外踝撕脱骨折。内踝撕脱多由三角韧带牵拉所致,外踝撕脱常伴随距腓前韧带损伤。儿童青少年因骨骺未闭合,更易发生骨骺撕脱骨折。
无移位的撕脱骨折可采用石膏固定4-6周。移位超过2毫米或涉及关节面时需手术复位,用空心螺钉或张力带钢丝固定。陈旧性损伤合并关节不稳者需韧带重建手术。康复期需进行渐进式负重训练。
及时治疗者预后良好,但需警惕创伤性关节炎风险。康复后期应加强踝周肌群力量训练,使用护踝保护3-6个月。运动员恢复训练前需通过单腿平衡测试等功能评估。
踝骨撕脱性骨折患者急性期应遵循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避免负重。恢复期可进行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愈合情况,出现持续疼痛或关节僵硬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