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宝宝总吐不拉肚子怎么办

两岁宝宝总吐不拉肚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腹部按摩、调整喂养姿势、遵医嘱等方式缓解。该症状可能由喂养不当、胃肠功能紊乱、食物过敏、上呼吸道感染、胃食管反流等因素引起。
暂停固体食物,给予米汤、稀粥等流质饮食,少量多次喂养。避免高糖、高脂或刺激性食物。若呕吐频繁,可短暂禁食2-4小时后再尝试喂水,观察耐受情况。母乳喂养的宝宝可继续哺乳,但需缩短单次哺乳时间。
使用口服补液盐散预防脱水,每10-15分钟喂5-10毫升温水或补液溶液。观察尿量是否减少或尿液颜色加深,若出现脱水迹象如哭时无泪、囟门凹陷,需立即就医。避免直接饮用果汁或含糖饮料。
家长可顺时针轻柔按摩宝宝脐周,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帮助促进胃肠蠕动。按摩前确保手部温暖,力度以皮肤轻微下陷为宜。若宝宝哭闹抗拒或触及腹部包块,应立即停止并就医排查肠套叠等急症。
喂奶时保持宝宝上半身抬高30-45度,喂后竖抱拍嗝15-20分钟。使用防胀气奶瓶,控制奶嘴孔大小避免吸入过多空气。夜间喂养后不宜立即平卧,可右侧卧位休息半小时。
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胃食管反流可用蒙脱石散保护黏膜;呕吐严重时短期使用多潘立酮混悬液。禁止自行服用止吐药,需排除肠梗阻等禁忌症。若伴随发热、血便或精神萎靡,需急诊排除脑膜炎、肠梗阻等疾病。
家长需每日记录呕吐次数、性状及诱因,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避免呛咳。恢复期逐渐增加饮食稠度,优先选择香蕉泥、苹果泥等低渣食物。注意餐具消毒,避免家庭成员交叉感染。若48小时内无改善或出现嗜睡、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须立即前往儿科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