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浸润导管癌是什么意思

乳腺浸润导管癌是指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属于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全部乳腺癌的70%-80%。乳腺浸润导管癌主要表现为乳房无痛性肿块、乳头溢液、皮肤凹陷或橘皮样改变等症状,需通过病理活检确诊。
乳腺浸润导管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如BRCA1/2基因突变可显著增加患病风险。激素水平异常如长期雌激素暴露可能促进肿瘤生长。环境因素包括电离辐射、高脂饮食等也可能参与发病过程。部分患者存在HER2基因扩增或激素受体阳性等分子特征,这些特征对治疗方案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病理学检查可见癌细胞突破导管基底膜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形成不规则癌巢。癌细胞形态多样,可呈实性、筛状或乳头状排列。免疫组化检测可明确ER、PR、HER2等分子分型,其中三阴性乳腺癌预后较差。肿瘤分级根据细胞异型性和核分裂象分为I-III级,分级越高恶性程度越高。
早期可能仅表现为乳房无痛性肿块,随病情进展可出现乳头内陷、皮肤橘皮样变等特征性改变。部分患者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晚期可能出现骨痛、呼吸困难等转移症状。乳腺钼靶检查可发现微小钙化灶,超声检查有助于评估肿块性质,MRI对多灶性病变评估价值较高。
确诊需依靠空心针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活检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乳腺超声、钼靶和MRI等有助于评估病变范围。分期检查需进行胸部CT、骨扫描等排除远处转移。分子检测如HER2荧光原位杂交和激素受体检测对个体化治疗至关重要。循环肿瘤DNA检测可能有助于监测治疗效果。
治疗方案需根据肿瘤分期和分子分型制定。早期患者可行保乳手术或乳房切除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后根据风险因素给予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或靶向治疗。HER2阳性患者可使用曲妥珠单抗注射液治疗。
激素受体阳性患者需接受5-10年内分泌治疗。转移性患者以全身治疗为主,可考虑CDK4/6抑制剂联合治疗。
乳腺浸润导管癌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控制高脂肪食物。术后早期可进行上肢功能锻炼预防淋巴水肿。定期随访监测应包括乳腺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焦虑情绪,必要时可寻求心理支持。严格遵医嘱完成辅助治疗,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