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胶质瘤的临床表现

关键词: #胶质瘤
关键词: #胶质瘤
小儿胶质瘤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癫痫发作、运动功能障碍等。小儿胶质瘤是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多发生于大脑半球、脑干或小脑,其症状与肿瘤位置、大小及生长速度密切相关。
头痛是小儿胶质瘤的早期常见表现,多由颅内压增高引起。肿瘤占位效应或阻塞脑脊液循环可导致晨起加重、咳嗽后加剧的持续性头痛,婴幼儿可能表现为烦躁哭闹、频繁拍打头部。伴随症状包括恶心、畏光,严重时可出现喷射性呕吐。家长需注意观察头痛发作频率和伴随行为异常,及时就医排查。
呕吐常与头痛伴随出现,具有特征性的喷射性呕吐表现。由于第四脑室或中脑导水管受压导致脑积水时,呕吐可能不伴恶心且与进食无关。婴幼儿可能出现喂养困难、体重下降。家长需警惕非胃肠道疾病引起的反复呕吐,尤其晨起空腹时发生的呕吐更提示颅内病变可能。
视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典型体征,患儿可能出现视物模糊、复视或视野缺损。位于视神经通路或枕叶的胶质瘤可直接损伤视觉传导通路,表现为进行性视力下降、眼球震颤或斜视。家长发现儿童频繁揉眼、近距离视物或异常头位时应尽早就诊眼科和神经科。
约30%患儿以癫痫为首发症状,多见于大脑半球胶质瘤。可表现为局灶性发作如肢体抽搐、感觉异常,或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低级别胶质瘤更易诱发药物难治性癫痫。家长需记录发作形式、持续时间,避免发作时强行约束肢体,防止窒息风险。
小脑胶质瘤常引起共济失调、步态不稳和意向性震颤;脑干肿瘤可能导致面瘫、吞咽困难或交叉性瘫痪;运动区肿瘤则表现为进行性肢体无力或精细动作障碍。家长需关注儿童运动发育里程碑延迟、原有能力倒退或异常姿势,这些均需神经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
小儿胶质瘤的日常护理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颅内压症状。饮食应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癫痫患儿需防误吸。定期监测神经系统体征变化,严格遵医嘱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压或左乙拉西坦片控制癫痫。治疗期间注意预防感染,放疗患儿需加强皮肤护理。建议家长建立症状日记,记录呕吐频率、头痛持续时间等关键指标,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心理支持方面可通过游戏治疗缓解患儿焦虑,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