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上黄色凸起疙瘩是什么

皮肤上黄色凸起疙瘩可能是皮脂腺囊肿、传染性软疣、脂肪瘤、寻常疣或黄色瘤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通常由局部代谢异常、病毒感染或脂肪沉积等因素导致,部分可能伴随瘙痒、疼痛或红肿等症状。
皮脂腺囊肿是由于皮脂腺导管堵塞导致皮脂淤积形成的囊性肿物,表面光滑且质地较硬,多呈黄色或肤色。常见于头面部、背部和颈部,可能因局部感染出现红肿热痛。治疗需避免挤压,继发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或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必要时需手术切除。
传染性软疣由痘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直径2-5毫米的蜡样光泽丘疹,中央有脐凹,挤压可排出白色疣体。好发于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可通过接触传播。治疗可选用维A酸乳膏、咪喹莫特乳膏或冷冻治疗,家长需注意患儿衣物消毒以避免传染。
脂肪瘤是成熟脂肪细胞构成的良性肿瘤,触诊质地柔软且活动度好,多发于四肢和躯干。通常无须治疗,若瘤体增大压迫神经或影响美观,可手术切除。需与脂肪肉瘤鉴别,后者生长迅速且边界不清,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
寻常疣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表面粗糙呈菜花状,颜色可从肤色至深褐色。好发于手部及足底,可能因外伤或免疫力下降诱发。治疗可采用水杨酸软膏、氟尿嘧啶软膏或激光祛除,避免搔抓以防自体接种扩散。
黄色瘤与脂质代谢紊乱相关,表现为眼睑或关节伸侧的黄色斑块或结节,可能伴高脂血症或糖尿病。需监测血脂水平,控制原发病后可部分消退,顽固性病变可选用激光或手术切除。患者应低脂饮食并定期复查血脂。
建议避免自行挑破或挤压皮肤肿物,观察是否伴随体积增大、破溃渗液等症状。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控制高糖高脂饮食,出现持续增长、疼痛的皮损应及时就诊皮肤科,通过病理检查明确性质。合并代谢性疾病者需同步治疗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