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湿疹看什么科室

皮肤湿疹建议就诊皮肤科,可能与过敏反应、环境刺激、皮肤屏障受损、免疫异常、遗传因素等有关。
皮肤湿疹属于皮肤疾病范畴,皮肤科医生能通过皮损形态、分布特点及病史进行诊断。典型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伴瘙痒,严重时出现渗出、结痂。医生可能开具糠酸莫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外用激素,或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若合并感染需配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
反复发作的湿疹可能与过敏相关,变态反应科可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斑贴试验等查找致敏原。常见过敏原有尘螨、花粉、动物皮屑,部分患者对镍、香料等接触性过敏原敏感。确诊后需避免接触过敏原,严重者需进行脱敏治疗。
中医认为湿疹与湿热蕴肤、血虚风燥有关,辨证分型后可能使用消风散、当归饮子等方剂。外治可选用青黛散、三黄洗剂湿敷,配合针灸曲池、血海等穴位。中药治疗需注意个体差异,部分草药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
婴幼儿湿疹多与遗传性过敏体质相关,儿科医生会评估喂养方式(如牛奶蛋白过敏)、皮肤护理习惯。建议家长避免过度清洁,选用无刺激保湿霜,严重时短期使用弱效激素如地奈德乳膏。哺乳期母亲需忌口辛辣海鲜等发物。
基层医疗机构可处理轻度急性湿疹,指导患者使用炉甘石洗剂止痒,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合并广泛感染、发热等全身症状时需转诊专科。慢性湿疹患者需长期管理,避免搔抓诱发苔藓样变。
湿疹患者日常应穿纯棉透气衣物,洗澡水温不超过38℃,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霜。避免接触羊毛制品、碱性洗涤剂,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记录饮食日记排查可疑致敏食物,如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脓疱、发热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