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疾病包括哪些病症和症状

身心疾病主要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失眠症、肠易激综合征、慢性疼痛等病症,常见症状有情绪低落、心悸、胃肠不适、头痛、疲劳等。身心疾病是心理因素与生理症状相互影响的疾病,涉及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的综合反应。
焦虑症以过度担忧和恐惧为主要表现,可能与环境压力、遗传因素或脑内神经递质失衡有关。患者常有心悸、出汗、手抖等躯体症状,部分人会出现反复检查、回避行为等。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劳拉西泮片等药物,配合认知行为疗法。家长需关注儿童异常情绪变化,避免过度施压。
抑郁症核心症状为持续情绪低落和兴趣减退,可能与童年创伤、社会支持不足或5-羟色胺水平异常相关。典型表现包括早醒、食欲改变、注意力下降,严重时伴有自杀念头。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米氮平片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建议保持规律运动。
失眠症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障碍,常由应激事件、作息紊乱诱发,部分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相关。患者日间会出现注意力涣散、易怒等症状。右佐匹克隆片、唑吡坦片等短效助眠药可短期使用,但需配合睡眠卫生教育,家长应为儿童建立固定就寝仪式。
肠易激综合征以腹痛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情绪波动可能加重腹胀、腹泻或便秘症状。
身心疾病患者需建立规律作息,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瑜伽。饮食上增加全谷物、深色蔬菜摄入,限制咖啡因及高糖食物。建议每周进行正念冥想练习,记录情绪变化日记,避免过度自我诊断。若症状持续两周未缓解或影响日常生活,应及时至精神科或心身医学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