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特异性前列腺炎症状有哪些

慢性非特异性前列腺炎的症状主要有尿频、尿急、尿痛、会阴部胀痛、排尿困难等。该病可能与感染、免疫异常、盆底肌肉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需通过前列腺液检查等明确诊断。
尿频是慢性非特异性前列腺炎的常见症状,表现为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尤其是夜间排尿次数增加。患者可能每小时都需要排尿,但每次尿量较少。这种情况与前列腺炎症刺激膀胱颈部有关,可能伴随尿意急迫感。日常应避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减少膀胱刺激。若症状持续,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癃闭舒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
尿急指突然出现的强烈排尿欲望,难以延迟排尿。慢性非特异性前列腺炎患者常因前列腺充血水肿刺激尿道,导致膀胱敏感性增高。部分患者在尿急时可能伴随尿失禁,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时加重。建议进行盆底肌训练,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琥珀酸索利那新片、托特罗定缓释片等药物调节膀胱功能。
尿痛表现为排尿时尿道灼热感或刺痛感,可能从尿道口放射至会阴部。慢性非特异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尿痛通常与炎症介质刺激尿道黏膜有关,排尿末疼痛可能加重。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有助于稀释尿液,减轻刺激。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塞来昔布胶囊等抗炎镇痛药物。
会阴部胀痛是慢性非特异性前列腺炎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肛门与阴囊之间的区域持续性钝痛或坠胀感,久坐后可能加重。疼痛可能放射至腰骶部或大腿内侧。该症状与前列腺充血及盆底肌肉痉挛有关,可通过温水坐浴缓解。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黄酮哌酯片、甲钴胺片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
排尿困难指排尿启动延迟、尿流变细或排尿中断,严重时可能出现尿潴留。慢性非特异性前列腺炎患者因前列腺肿大压迫尿道导致排尿阻力增加。建议避免憋尿,采用放松体位排尿。药物治疗可选择盐酸特拉唑嗪片、非那雄胺片等缓解尿道梗阻,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慢性非特异性前列腺炎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久坐和骑车等压迫会阴部的活动。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量补充南瓜籽、西红柿等富含锌和番茄红素的食物。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症状持续或加重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长期使用抗生素。定期复查前列腺液常规和泌尿系统超声,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