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如何护理康复

眼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0次浏览

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护理康复需重点关注眼部保护、用药规范、定期复查、生活调整及异常症状监测。术后恢复效果与护理措施密切相关,需严格遵循医嘱执行。

1、眼部保护

术后1-3天内需佩戴防护眼罩避免揉眼或外力撞击,睡眠时使用硬质眼罩防止无意识触碰。避免强光刺激,外出佩戴防紫外线墨镜。禁止游泳、潜水等可能引发感染的活动,洗脸时避开术眼区域,用无菌棉签清洁眼周分泌物

2、用药规范

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普拉洛芬滴眼液减轻炎症反应,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干眼症状。滴药前清洁双手,瓶口不接触眼部,不同药物间隔5分钟。家长需记录用药时间,避免漏用或过量,出现眼睑红肿等过敏反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3、定期复查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需进行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等检查。通过裂隙灯观察人工晶体位置,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评估黄斑情况。若发现后发性白内障或屈光不正,需及时激光治疗或配镜矫正。复查时携带完整病历资料供医生对比评估。

4、生活调整

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跑跳、倒立等动作,学龄儿童暂缓体育课。饮食增加深色蔬菜和深海鱼类补充叶黄素,控制甜食摄入量。保持每日8小时睡眠,阅读时每20分钟远眺休息。室内湿度维持在40%-60%减少眼表干燥。

5、症状监测

家长需每日观察术眼有无充血加剧、脓性分泌物、突然视力下降等感染迹象。出现眼痛伴头痛、视物变形可能提示眼压升高或视网膜病变。术后1年内每2个月检测双眼视功能发育,弱视患儿需同步进行遮盖治疗和视觉训练。

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需持续随访至视觉系统发育成熟,建议建立专属视力档案记录屈光变化。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烟花爆竹等危险品,选择缓冲性好的玩具防止眼外伤。定期进行色觉、立体视等高级视功能评估,发现异常及时干预可显著改善远期预后。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