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肌功能怎么检查

眼外肌功能检查主要通过眼球运动检查、遮盖试验、红玻璃试验、同视机检查、复视像分析等方法评估。眼外肌功能异常可能与斜视、甲状腺相关眼病、外伤等因素有关,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受检者头部固定,注视检查者移动的手指或视标,观察眼球在各方向的运动范围及协调性。正常眼球可向内、外、上、下及斜向运动,若出现运动受限或过度,提示相应眼外肌功能异常。检查时需注意双眼运动是否同步,有无代偿头位。
交替遮盖法可发现隐性斜视,遮盖-去遮盖法用于显性斜视诊断。检查者交替遮盖患者双眼,观察去遮盖瞬间眼球是否移动及移动方向。若去遮盖后眼球从内向外移动为内斜视,反之为外斜视。该检查可初步判断斜视类型及受累肌群。
患者戴红色滤光片注视白色点光源,根据红白像的位置关系判断麻痹性斜视的受累肌肉。若水平复视像分离最大方向为右侧,提示右眼外直肌或左眼内直肌麻痹;垂直复视像分离则与上、下直肌或斜肌功能异常相关。该试验可精确定位单一肌肉功能障碍。
通过光学系统分离双眼视野,定量测量主观斜视角与客观斜视角。可评估双眼视功能状态,鉴别共同性斜视与非共同性斜视。检查内容包括同时视、融合范围、立体视等三级视功能,对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记录复视像的方位、距离及倾斜程度,结合Hess屏或Lancaster屏检查绘制肌肉功能曲线。麻痹性斜视患者表现为患眼肌肉作用方向复视距离最大,周边物像属于麻痹眼。动态观察复视像变化有助于判断肌肉麻痹的恢复情况。
日常需避免长时间用眼疲劳,定期进行视力检查。若出现持续性复视、眼球运动障碍或代偿头位,应及时就诊。儿童斜视患者建议在视觉发育关键期干预,成人获得性眼肌麻痹需排查全身性疾病。检查前应停用影响神经肌肉传导的药物,检查室光线需均匀避免干扰结果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