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韧带损伤的症状有哪些

髌骨韧带损伤的症状主要有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关节不稳、髌骨位置异常等。髌骨韧带损伤通常由运动创伤、外力撞击、慢性劳损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膝关节功能障碍或肌肉萎缩。
髌骨韧带损伤后,膝关节前方会出现持续性或活动加重的疼痛,尤其在上下楼梯、下蹲或跳跃时症状明显。疼痛可能向周围放射,严重时影响行走。急性期疼痛剧烈,慢性损伤则表现为钝痛或酸胀感。疼痛程度与韧带损伤的严重性相关,部分患者可能因疼痛无法完成膝关节屈伸动作。
损伤后数小时内膝关节周围会出现明显肿胀,局部皮肤温度可能升高。肿胀程度与韧带撕裂范围和出血量有关,严重时可见关节腔积血。慢性损伤可能表现为反复出现的轻度肿胀,尤其在过度活动后加重。肿胀会导致关节活动度下降,并可能压迫周围神经末梢加重疼痛。
患者常出现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减小,主动伸直膝关节困难,被动活动时可能诱发疼痛。完全性韧带断裂时,膝关节可能完全无法负重。长期活动受限可能导致股四头肌萎缩,进一步影响膝关节稳定性。部分患者会因恐惧疼痛而减少膝关节使用,形成保护性活动模式。
韧带损伤后患者常主诉膝关节打软腿或突然无力感,尤其在改变方向或单腿站立时明显。这种不稳感源于韧带对髌骨轨迹控制能力下降,导致髌骨在股骨滑车沟内滑动异常。严重损伤可能出现膝关节错动感或弹响,提示髌骨半脱位或脱位风险增加。
完全性韧带断裂可能导致髌骨向上移位,表现为髌骨位置较健侧偏高。触诊时可发现髌骨活动度异常增大,髌骨下极压痛明显。
髌骨韧带损伤后应避免剧烈运动,急性期可进行冰敷和加压包扎以减少肿胀。恢复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重点加强股四头肌和腘绳肌力量。日常活动中注意避免突然转向、跳跃等高风险动作,使用护膝可提供额外支持。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