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犯了怎么缓解

腱鞘炎可通过热敷、制动休息、药物治疗、局部封闭注射、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腱鞘炎通常由过度劳损、外伤、感染、风湿性疾病、解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腱与腱鞘的粘连。使用40-45℃热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热敷适用于慢性腱鞘炎或急性期肿胀消退后,急性发作期红肿明显时应改为冷敷。热敷时可配合轻柔按摩,但避免用力按压加重炎症。
减少患指或腕部活动是缓解症状的基础措施。使用支具固定患处2-3周,避免洗衣、打字等重复性动作。拇指腱鞘炎可用拇指人字绷带固定,腕部腱鞘炎需用腕关节支具。夜间睡眠时保持手腕中立位,防止晨起僵硬加重。但长期完全制动可能导致关节僵硬,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
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局部涂抹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或酮洛芬凝胶,每日2次。严重肿胀时可短期口服泼尼松片。药物治疗需配合休息,避免药物掩盖症状后继续劳损。胃肠不适者应选择外用剂型,肝功能异常者慎用口服药物。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腱鞘炎,医生可能建议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与利多卡因的混合液。注射后48小时内避免沾水,一周内禁止剧烈活动。该方法可快速消炎止痛,但一年内同一部位注射不超过3次。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注射后可能出现短暂皮肤色素脱失。
病程超过6个月或反复发作的狭窄性腱鞘炎需考虑腱鞘切开术。手术在局麻下切开腱鞘狭窄环,松解受压肌腱。术后2周拆线,4-6周逐步恢复抓握功能。术后可能残留轻微僵硬感,需配合康复锻炼。先天性腱鞘炎患儿若2岁未自愈,也需手术干预防止指关节畸形。
腱鞘炎患者日常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使用电子设备时每30分钟活动手腕。家务劳动中戴护腕分担压力,提重物时五指均匀受力。可练习握力球增强肌腱耐受力,但急性期禁止锻炼。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优质蛋白如鱼类,有助于肌腱修复。若出现持续晨僵、弹响或卡压感,应及时复查防止肌腱永久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