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血管炎症状有哪些

肠系膜血管炎的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体重下降等。肠系膜血管炎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胃肠缺血、肠壁水肿等症状。
腹痛是肠系膜血管炎的典型症状,多表现为持续性或阵发性脐周或全腹疼痛,程度可从隐痛到剧烈绞痛。疼痛与肠系膜血管炎症导致的局部缺血、肠壁水肿有关,进食后可能加重。患者可能伴随腹胀、肠鸣音减弱等体征。急性发作时需警惕肠坏死风险,建议及时就医完善血管造影或CT检查。
腹泻多为稀水样或黏液便,每日可达数次至十余次,与肠道黏膜缺血损伤、吸收功能障碍相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便,提示存在肠黏膜溃疡或出血。长期腹泻可导致电解质紊乱,需监测血钾、钠水平。若腹泻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高热,需排除感染性肠炎等其他病因。
恶心呕吐常与腹痛伴随出现,因肠道蠕动异常或肠梗阻倾向所致。呕吐物可能含胆汁或咖啡样物质,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反复呕吐可能导致脱水,需静脉补液支持。儿童患者更易出现呕吐症状,家长需注意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变化。
发热多为低至中度,体温波动在37.5-39℃之间,与血管炎症反应释放致热原有关。若体温超过39℃或伴随寒战,需排查继发感染。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发热期间建议卧床休息,适量补充水分,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掩盖病情。
体重下降与慢性肠道吸收不良、食欲减退相关,通常3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5%。严重者可出现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表现为下肢水肿或毛发稀疏。建议记录每日饮食摄入量,优先选择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蒸蛋羹、鱼肉泥等。
肠系膜血管炎患者需保持低纤维、低脂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遵医嘱使用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等免疫抑制剂时,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若出现剧烈腹痛、呕血或便血增多,应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