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早期主要症状有哪些

小儿麻痹早期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乏力、咽痛、恶心呕吐等。小儿麻痹即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容易被忽视。
发热是小儿麻痹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体温可升至38-39摄氏度,持续1-3天。发热期间患儿可能出现面色潮红、精神萎靡等表现。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温水擦浴、减少衣物等。若高热不退或反复发热,应及时就医。
患儿常表现为持续性头痛,多位于前额或枕部,可能伴随头晕不适。头痛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儿会出现烦躁不安、哭闹等表现。家长可让患儿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强光刺激。若头痛剧烈或持续加重,需警惕神经系统受累可能。
早期即可出现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不适,患儿表现为活动减少、不愿行走或站立。乏力症状可能逐渐加重,部分患儿会出现肢体轻微震颤。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活动能力变化,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休息。
咽部充血、疼痛是常见表现,患儿可能出现吞咽困难、食欲下降。检查可见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但通常无化脓性改变。家长可给予温凉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若咽痛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呼吸费力,需立即就医。
消化系统症状多与发热同时出现,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部分患儿可能伴随轻度腹泻。家长应注意防止脱水,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口服补液盐。若呕吐频繁或出现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需紧急就医。
小儿麻痹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家长发现上述表现时应提高警惕,特别是未完成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的儿童。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注意饮食卫生。一旦出现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等神经系统症状,需立即前往医院进行脑脊液检查与病毒学检测。目前我国通过计划免疫已基本消灭本土野生病毒株,但仍需重视疫苗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