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是不是很严重

胰腺炎是否严重需根据病情分型判断,轻症胰腺炎经规范治疗可痊愈,重症胰腺炎可能危及生命。胰腺炎主要分为急性水肿型、急性坏死型及慢性胰腺炎,其严重程度与胰腺组织损伤范围、并发症发生概率密切相关。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占多数病例,表现为上腹持续疼痛伴恶心呕吐,血液淀粉酶检测值超过正常上限3倍以上。该型胰腺炎通过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等基础治疗,配合注射用生长抑素、乌司他丁注射液等药物抑制胰酶分泌,通常1-2周可控制炎症。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胰周积液,但多数可自行吸收无须特殊处理。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属于危重病症,早期即可出现持续高热、心动过速、呼吸困难等全身炎症反应,CT检查显示胰腺实质坏死超过30%。此类患者易继发胰腺脓肿、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致命并发症,需在重症监护室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预防性使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广谱抗生素。病死率可达20%,存活者可能遗留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等后遗症。
慢性胰腺炎以胰腺纤维化、钙化为特征,长期腹痛与脂肪泻为主要表现。虽不直接危及生命,但反复发作可导致胰管结石、胰腺假性囊肿等病变,后期可能诱发胰腺癌。治疗需严格戒酒,配合胰酶肠溶胶囊补充外分泌功能,疼痛剧烈时可使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控制症状。
胰腺炎患者康复期需长期保持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40克以下,避免暴饮暴食及酒精刺激。建议选择清蒸鱼、嫩豆腐等易消化食物,烹饪时使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胰腺形态变化,出现持续消瘦或排便异常应及时进行肿瘤标志物筛查。急性发作期间须绝对禁食直至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恢复饮食应从米汤等流质开始逐步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