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怎么可以检查出来

反流性食管炎可通过胃镜检查、24小时食管pH监测、食管钡餐造影、食管测压、症状评估等方式确诊。反流性食管炎通常由胃酸反流、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食管黏膜屏障受损、胃排空延迟、长期腹压增高等因素引起。
胃镜检查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食管黏膜损伤程度并分级。检查时医生会通过内镜发现食管下段充血、糜烂或溃疡,同时可排除食管癌等器质性疾病。检查前需禁食6-8小时,过程中可能需取活检以鉴别巴雷特食管等并发症。胃镜检查能明确洛杉矶分级,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4小时食管pH监测通过鼻腔置入电极记录食管酸暴露情况,可量化胃酸反流频率和持续时间。检查能区分生理性反流与病理性反流,对非糜烂性反流病诊断尤为重要。监测期间需正常饮食并记录症状日记,当酸反流事件与症状发作时间吻合时具有诊断价值。该检查对评估药物治疗效果也有帮助。
食管钡餐造影通过X线显影观察钡剂通过食管的过程,可发现食管蠕动异常、裂孔疝等结构问题。检查时需吞服硫酸钡混悬液,在透视下观察有无钡剂反流至食管。虽然敏感性低于胃镜,但能显示食管狭窄、憩室等并发症,适合无法耐受内镜检查的患者。
食管测压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食管蠕动功能和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可诊断贲门失弛缓症等动力障碍疾病。检查时将测压导管经鼻插入食管,测量静息和吞咽时的压力变化。结果异常表现为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或食管体部蠕动波缺失,这些均是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
典型烧心和反流症状结合问卷评分可初步诊断,如反流性疾病问卷量表评估症状频率和严重程度。症状评估需排除心绞痛、功能性烧心等疾病,对质子泵抑制剂试验治疗有效也支持诊断。但单纯依赖症状可能漏诊非典型表现或并发症,需结合客观检查综合判断。
确诊反流性食管炎后应避免饱餐、睡前3小时禁食,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减少高脂、辛辣、酸性食物摄入,戒烟限酒控制体重。按医嘱规范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无效或出现吞咽困难、体重下降时需及时复诊。长期患者应定期胃镜监测以防巴雷特食管等癌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