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胃溃疡的症状及治疗原则

消化性胃溃疡主要表现为上腹痛、腹胀、反酸等症状,治疗原则包括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和根除幽门螺杆菌。消化性胃溃疡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胃酸分泌过多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治疗。
上腹痛是消化性胃溃疡的典型症状,多表现为餐后1-2小时出现的钝痛或灼痛,位于剑突下或上腹部。疼痛具有周期性特点,春秋季易发作,可能与胃酸刺激溃疡面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抑制胃酸,配合硫糖铝混悬凝胶保护黏膜。疼痛持续加重时需警惕穿孔风险。
胃溃疡导致胃排空障碍时会出现腹胀,常伴有嗳气、早饱感。胃酸反流至食管可引起胸骨后灼热感,夜间平卧时症状加重。建议少量多餐,避免高脂饮食,可服用莫沙必利片促进胃肠蠕动,联合铝镁加混悬液中和胃酸。长期反酸需胃镜排除巴雷特食管。
溃疡侵蚀血管会导致出血,表现为柏油样黑便或咖啡样呕吐物。急性出血需禁食并静脉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必要时行内镜下止血。慢性失血可能引发贫血,表现为乏力、心悸,需补充琥珀酸亚铁片并监测血红蛋白。
溃疡反复发作形成瘢痕可导致幽门狭窄,出现呕吐隔夜食物、胃型蠕动波等表现。轻症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缓解,严重梗阻需行胃空肠吻合术。长期呕吐者应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静脉补充氯化钠注射液。
长期不愈的胃溃疡可能恶变,出现体重骤降、持续疼痛、呕血等症状。确诊需胃镜活检病理检查,早期发现可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高危人群应每年复查胃镜,避免进食腌制食品。
消化性胃溃疡患者应规律进食细软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浓茶咖啡。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非甾体抗炎药需与胃黏膜保护剂联用。治疗后4-8周需复查胃镜确认愈合,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需完成14天四联疗法。突发剧烈腹痛或大量呕血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