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肌病的症状有哪些

线粒体肌病的症状主要有肌无力、运动不耐受、眼睑下垂、视力障碍、心律失常等。线粒体肌病是一种由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的遗传性疾病,可影响肌肉、神经等多系统功能。
肌无力是线粒体肌病最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四肢近端肌肉对称性乏力,患者可能出现抬手、爬楼梯困难。症状常随运动加重,休息后缓解。可能与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导致肌肉供能不足有关。需避免过度疲劳,可遵医嘱使用辅酶Q10改善线粒体功能。
患者易出现运动后肌肉酸痛、痉挛甚至横纹肌溶解,轻微活动即可诱发疲劳。这与线粒体有氧代谢异常导致乳酸堆积有关。建议进行低强度有氧训练,避免剧烈运动,必要时需进行心肺功能评估。
约半数患者会出现进行性眼外肌麻痹,表现为双眼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限。症状晨轻暮重,可能与线粒体DNA缺失导致眼肌纤维变性有关。严重者需手术矫正,轻症可通过佩戴特制眼镜改善。
部分患者伴随视神经萎缩或视网膜色素变性,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或色觉异常。需定期进行眼科检查,避免强光刺激,可补充维生素B族营养神经。
心脏传导系统受累时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严重者可致心源性猝死。建议每半年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避免使用加重心脏负荷的药物。
线粒体肌病患者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左旋肉碱、α-硫辛酸等营养素。避免饥饿、感染等代谢应激状态,规律进行康复训练。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肌酸激酶、乳酸等指标,合并多系统症状时应及时就诊神经内科专科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