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类的疾病有哪些及每种症状

心脏类疾病主要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炎和心脏瓣膜病等,每种疾病症状表现不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可能出现胸痛、胸闷;心律失常常见心悸、头晕;心力衰竭多表现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心肌炎可能伴随发热、乏力;心脏瓣膜病易出现疲劳、活动后气促。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主要由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导致心肌缺血引起。典型症状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能向左肩或背部放射,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作。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出汗等伴随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严重者需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律失常指心脏搏动节律异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和心律不齐等类型。常见症状为心悸、心跳沉重感,可能伴随头晕、黑蒙甚至晕厥。发病与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需安装心脏起搏器。
心力衰竭是心脏泵血功能下降的综合征,多由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发展而来。典型表现为活动后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可能伴随下肢水肿、腹胀等症状。治疗需限制钠盐摄入,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盐酸贝那普利片等药物改善心功能。
心肌炎指心肌组织炎症反应,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发热、乏力、胸痛,可能伴随心悸、气短等表现。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心源性休克。治疗需卧床休息,遵医嘱使用辅酶Q10胶囊、维生素C片等营养心肌药物,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
心脏瓣膜病是瓣膜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包括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类型。典型症状为活动耐力下降、易疲劳,可能伴随心悸、咳嗽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治疗或瓣膜修复手术,常用药物包括地高辛片、华法林钠片等。
心脏疾病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定期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出现不明原因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日常注意保暖防寒,预防呼吸道感染,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心脏疾病风险。已确诊患者需按时服药,定期复诊评估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