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皮病的危害及并发症是什么

关键词: #并发症
关键词: #并发症
红皮病又称剥脱性皮炎,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继发感染、水电解质紊乱等危害,常见并发症包括败血症、肺炎、心力衰竭等。红皮病主要由药物过敏、银屑病进展、淋巴瘤等因素诱发,需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红皮病患者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脱屑,角质层完整性被破坏,导致水分蒸发加快。皮肤失去正常防御功能后,外界病原体更易侵入,可能出现局部灼痛、紧绷感等症状。需使用医用凡士林软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修复皮肤,避免搔抓摩擦。
破损皮肤易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表现为脓疱、渗出及发热。严重时可引发蜂窝织炎,需及时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感染扩散可能诱发败血症,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药物控制。
皮肤大量脱屑会导致蛋白质和体液丢失,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低钠血症。患者表现为下肢水肿、乏力甚至意识模糊,需监测血生化指标并及时补充人血白蛋白、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维持内环境稳定。
全身血管扩张使循环血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可能导致心悸、呼吸困难。长期未控制会引发心室肥大,需使用呋塞米片、地高辛片等药物改善心功能,同时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
炎症因子释放可能诱发支气管肺炎,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卧床患者更易发生坠积性肺炎,需定期翻身拍背,必要时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抗感染。严重者可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红皮病患者应穿着纯棉宽松衣物,保持室温22-24℃避免受凉。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后及时涂抹保湿剂,记录24小时出入量。出现寒战、气促等症状需立即就医,禁止自行使用激素类药物。恢复期需补充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清等,逐步恢复皮肤屏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