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一般几岁开始掉牙

老人一般在60-80岁开始掉牙,具体时间与口腔健康状况、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口腔健康状况是影响老人掉牙时间的主要因素。长期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的老人,牙齿脱落时间可能推迟到70岁以后。每日早晚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定期洗牙等措施有助于减少牙菌斑堆积,降低牙龈炎和牙周病风险。牙周病是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的重要原因,早期表现为牙龈出血、口臭,逐渐发展为牙槽骨吸收。对于已存在牙周病的老人,需接受专业牙周治疗,如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等,以延缓病情进展。部分老人可能因龋齿未及时治疗导致牙齿严重损坏,最终需要拔除。龋齿早期可通过补牙修复,严重时需进行根管治疗或安装牙冠。
慢性疾病也可能加速牙齿脱落进程。糖尿病患者的牙龈组织更容易发生感染,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重牙周病发展。骨质疏松症会导致牙槽骨密度下降,影响牙齿稳固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抗凝药物可能增加牙龈出血风险。对于合并这些慢性病的老人,需要加强口腔护理并与内科医生沟通用药方案。营养摄入不足同样会影响牙齿健康,缺乏维生素C可能导致牙龈萎缩,钙和维生素D不足会影响牙槽骨密度。建议老人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奶制品、深色蔬菜和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
建议老人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龋齿、牙周病等问题。对于已缺失的牙齿,可根据情况选择活动义齿、固定桥或种植牙修复,避免长期缺牙影响咀嚼功能和邻牙健康。日常可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饭后漱口,避免用牙咬硬物。吸烟老人应尽早戒烟,减少烟草对口腔黏膜和牙周组织的损害。家属应关注老人的口腔卫生习惯,协助行动不便者做好牙齿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