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积水有什么危害和严重性呢

儿科编辑 医颗葡萄
0次浏览

关键词: #肾积水 #小儿

小儿肾积水可能引起肾功能损害、泌尿系统感染、生长发育迟缓等危害,严重时可导致肾衰竭。肾积水通常由先天性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神经源性膀胱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腹痛、排尿困难、尿量减少等症状。

1、肾功能损害

长期肾积水会导致肾盂内压力升高,压迫肾实质造成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患儿可能出现血肌酐升高、尿比重降低等实验室指标异常。需通过超声检查评估积水程度,轻度积水可定期复查,中重度需手术解除梗阻,常用术式包括肾盂成形术、输尿管再植术。

2、泌尿系统感染

尿流不畅易引发细菌滋生,患儿可能出现发热、尿频尿急等尿路感染症状。反复感染会加重肾脏瘢痕形成,建议家长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急性期需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治疗,感染控制后需解决根本梗阻问题。

3、生长发育迟缓

肾功能受损会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可能导致贫血、营养不良等情况。家长需监测患儿身高体重曲线,必要时进行营养评估。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时,需限制蛋白质摄入并补充α-酮酸制剂,同时保证充足热量供给。

4、高血压风险

肾实质缺血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血压升高。建议家长定期测量血压,收缩压超过同龄儿童第95百分位需干预。可选用卡托普利片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5、急性肾功能衰竭

严重双侧肾积水或孤立肾积水可能突发尿闭,表现为无尿、水肿及电解质紊乱。这种情况属于泌尿外科急症,需立即留置输尿管支架或肾造瘘管引流。后期根据病因选择输尿管狭窄段切除吻合术等根治性手术。

家长发现患儿有排尿异常、反复发热或腹部包块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泌尿系统超声。日常需保证每日饮水量,避免憋尿,定期复查肾功能和尿常规。术后患儿应遵医嘱进行膀胱功能训练,限制剧烈运动防止吻合口撕裂,每3-6个月复查超声评估恢复情况。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