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冒就没有味觉和嗅觉

呼吸内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0次浏览

关键词: #感冒

感冒后失去味觉和嗅觉通常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暂时性症状。主要有病毒感染导致嗅觉神经受损、鼻腔黏膜充血肿胀、炎症介质干扰嗅觉信号传导、味蕾敏感度下降、心理因素放大感官异常等原因。

1、病毒感染导致嗅觉神经受损

呼吸道病毒可直接侵袭嗅觉神经上皮细胞,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常见感冒病毒会暂时破坏嗅觉感受器的纤毛结构。这种情况通常伴随鼻塞流涕症状,随着感冒痊愈,多数患者在1-2周内逐渐恢复。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护理,避免用力擤鼻加重损伤。

2、鼻腔黏膜充血肿胀

感冒引发的鼻黏膜炎症反应会导致嗅裂区机械性阻塞,气味分子无法到达嗅觉感受区。这种情况常见于鼻塞严重的患者,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喷雾等减充血剂可缓解症状,但需注意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保持室内湿度有助于减轻黏膜肿胀。

3、炎症介质干扰嗅觉信号传导

病毒感染后释放的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症介质可能干扰嗅觉神经信号传递。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没有明显鼻塞的患者中,表现为对气味的敏感度下降而非完全丧失。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等抗炎药物可能有助于改善症状。

4、味蕾敏感度下降

鼻腔通气障碍会影响食物挥发性物质的感知,同时病毒感染可能暂时降低味蕾细胞更新速度。患者常描述食物"没有味道"而非"味道改变",这与真正的味觉障碍不同。适量补充锌元素可能促进味蕾修复,但应避免过量摄入。

5、心理因素放大感官异常

患病期间的焦虑情绪可能强化对感官异常的注意,部分患者会产生主观性的味嗅觉减退。这种情况多伴随食欲下降等全身症状,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进行嗅觉训练如每天闻柠檬、丁香等强烈气味,有助于加速功能恢复。

感冒后味嗅觉减退通常具有自限性,建议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每日进行适度有氧运动促进新陈代谢,避免吸烟及接触刺激性气体。若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或出现异常气味幻觉,需耳鼻喉科就诊排除慢性鼻窦炎等器质性疾病。恢复期间可尝试不同温度、质地的食物刺激感官,用香草、香料等天然调味品增强食欲。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